肉桂与桂圆肉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材,虽然名称相似,但来源、性味和功效均有明显区别。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,而桂圆肉则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,两者在中药应用中各有独特价值。
肉桂性大热,味辛甘,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,具有补火助阳、引火归元、散寒止痛、温通经脉的功效。常用于治疗阳痿宫冷、腰膝冷痛、肾虚作喘、心腹冷痛等虚寒证候。桂圆肉则性温味甘,归心脾经,主要功效是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,适用于气血不足、心悸怔忡、健忘失眠等症。两者虽均属温性药材,但肉桂偏于温补肾阳、散寒,桂圆肉则长于补血养心,应用方向不同。
使用肉桂时需注意阴虚火旺、血热妄行者忌服,孕妇慎用,避免与赤石脂同用。桂圆肉虽性质平和,但湿热停滞、痰火体质者不宜过量服用,以免助热生痰。两者均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合理使用,不可自行滥用。肉桂多入煎剂或研末冲服,桂圆肉可单独食用或入药,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配伍。区分两者差异有助于避免误用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