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围神经病的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、肌肉无力或萎缩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异常、平衡障碍与协调困难、反射减弱或消失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感觉异常如麻木或刺痛:周围神经病变常导致感觉神经纤维受损,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麻木、刺痛或烧灼感。症状多从手足开始,逐渐向近端发展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觉过敏,轻微触碰即引发疼痛。严重时感觉完全丧失,易发生无痛性损伤。
2.肌肉无力或萎缩:运动神经受累时,肌肉力量下降,表现为持物困难、步态不稳。长期神经损伤导致神经营养作用丧失,肌肉逐渐萎缩,尤其见于手部小肌肉或足部肌群。肌无力多呈对称性,远端重于近端,可能伴随肌束颤动。
3.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异常:自主神经受损引发多种症状,包括皮肤干燥或过度出汗、体位性低血压、排尿困难及胃肠蠕动减弱。手足温度调节异常常见,局部皮肤可能发红或苍白。严重者出现心律失常或消化吸收障碍。
4.平衡障碍与协调困难:深感觉神经损害时,关节位置觉和振动觉减退,导致行走时踩棉感或步态蹒跚。闭眼状态下平衡能力明显下降,易跌倒。部分患者因小纤维神经病变出现动作笨拙,精细动作完成困难。
5.反射减弱或消失:腱反射如膝跳反射、踝反射减退是周围神经病的典型体征。由于感觉或运动神经传导受阻,反射弧完整性破坏,早期即可出现反射减弱,晚期可能完全消失。跟腱反射异常常早于其他反射出现。
症状进展速度与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较大,早期表现可能轻微易被忽视。定期监测症状变化有助于及时干预,避免不可逆损伤。日常需注意防护感觉减退区域,防止烫伤或外伤,保持适度活动以延缓肌肉萎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