蒲公英主要用于降实火。中医理论中,蒲公英性寒味苦,归肝胃经,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的功效,尤其适合因热毒壅盛或湿热内蕴引起的实火症状,如目赤肿痛、咽喉肿痛、疮疡疔毒等。
实火多由外感热邪、饮食辛辣或情志过极化火导致,表现为红、肿、热、痛等阳热症状。蒲公英的寒凉特性可清热泻火,尤其擅长清肝胃实热,比如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、口苦,或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臭、牙龈肿痛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蒲公英含有的绿原酸、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、抗菌作用,能辅助缓解实热证。而虚火常因阴虚内热,津液不足所致,症状如潮热盗汗、口干咽燥,需滋阴降火,蒲公英苦寒易伤阴,单用可能加重阴虚,故不适用。
使用蒲公英需辨证准确。体质虚寒、脾胃虚弱者慎用,以免引起腹泻、腹痛。长期大量服用可能损耗阳气,虚火患者应配伍滋阴药材如麦冬、生地。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遵医嘱。蒲公英多用于内服煎汤或外敷,新鲜植株需清洗干净,避免农药残留。若实火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结合其他清热药或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