腱鞘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、关节活动受限、局部肿胀、弹响或卡顿感、握力减弱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:腱鞘炎引发的疼痛多集中在受累肌腱周围,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活动时锐痛。疼痛在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加重,随着关节活动可能稍缓解但过度使用会加剧。疼痛部位通常有明确压痛点,严重时可能向周围放射。
2.关节活动受限:由于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,关节活动范围明显缩小。患者可能发现屈伸动作困难,例如手指无法完全伸直或握拳。被动活动时可能因疼痛而进一步受限,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关节僵硬。
3.局部肿胀:炎症反应导致患处出现肉眼可见的肿胀,皮肤温度可能轻度升高。肿胀多呈条索状沿肌腱走向分布,按压时有紧绷感。部分患者伴随皮下结节形成,肿胀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。
4.弹响或卡顿感:肌腱通过狭窄腱鞘时产生摩擦,表现为活动时的弹响声或突然卡住的感觉。这种现象在手指屈伸时尤为明显,俗称扳机指。严重时需借助外力才能完成动作,并伴随明显疼痛。
5.握力减弱:因疼痛和肌腱功能受损,患者抓握物体时力量下降。持物不稳、易掉落是常见表现,尤其影响精细动作如写字、扣纽扣。肌力测试可发现患侧握力较健侧显著降低。
腱鞘炎急性期应减少患处活动,避免冷热刺激交替进行。局部按摩可能加重炎症,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处理。长期重复性动作者需调整工作姿势,必要时使用护具分担肌腱负荷。症状持续两周不缓解或伴随皮肤发红发热,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。自行使用药物需警惕过敏反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