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和白术是中医治疗脾虚的常用药材,两者配伍使用具有健脾益气、利水渗湿的功效,对改善脾虚症状确有疗效。
脾虚在中医理论中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大便溏泄、肢体乏力等症状,病机多与脾胃运化功能减弱、水湿停滞有关。茯苓性平,味甘淡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,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的作用,能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湿,减轻脾虚导致的水肿或泄泻。白术性温,味苦甘,归脾、胃经,擅长补气健脾、燥湿利水,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等问题。两者配伍,既能健脾补气,又能祛湿,标本兼顾,适用于脾虚湿盛证型。
使用茯苓和白术治疗脾虚时需注意辨证施治,并非所有脾虚患者都适合。湿热内蕴或阴虚内热者慎用,以免加重体内热象。长期服用需结合体质调整剂量,避免过量导致气滞或伤阴。孕妇及特殊体质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脾虚调理需结合饮食调养,避免生冷油腻食物,适当运动以助脾胃运化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