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芍和赤芍均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的功效,但具体应用与侧重点有所不同。
白芍性微寒,味苦酸,归肝、脾经,以养血调经、柔肝止痛为主要作用,常用于治疗血虚萎黄、月经不调、胁肋疼痛及四肢挛痛等症。赤芍性微寒,味苦,归肝经,长于清热凉血、散瘀止痛,多用于血热瘀滞所致的目赤肿痛、痈肿疮毒及跌打损伤。两者虽同属芍药,但白芍偏于补血敛阴,赤芍偏于活血散瘀,临床需辨证选用。
使用白芍时需注意,其性微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,以免加重腹泻或腹痛。赤芍活血力强,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,避免引起出血风险。两者均不宜与藜芦同用,以免产生不良反应。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影响脾胃功能,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,确保用药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