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质增生可能出现关节疼痛及僵硬、活动受限、局部肿胀或变形、神经压迫症状、肌肉无力或萎缩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疼痛及僵硬:骨质增生常见于承重关节或活动频繁的部位,如颈椎、腰椎、膝关节等。增生的骨刺刺激周围组织,引发持续性钝痛或锐痛,尤其在活动时加重。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感明显,活动后稍缓解,但过度劳累可能再次诱发疼痛。
2.活动受限:骨赘形成会导致关节结构异常,影响正常活动范围。例如腰椎增生可能弯腰困难,膝关节增生则表现为屈伸受限。严重时关节交锁或卡顿,伴随摩擦感,日常行走、上下楼梯等动作受阻。
3.局部肿胀或变形:增生部位因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出现软组织肿胀,触诊时有压痛。长期病变可导致关节外形改变,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见骨性膨大,手指远端增生形成赫伯登结节。
4.神经压迫症状:脊椎增生易压迫邻近神经根或脊髓,引发放射性疼痛、麻木或刺痛。颈椎增生可能引起上肢放电样疼痛,腰椎增生则导致坐骨神经痛,甚至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。
5.肌肉无力或萎缩:疼痛和活动减少会导致肌肉失用性萎缩,常见于肢体远端。神经受压进一步加重肌力减退,如手部肌肉萎缩可能影响抓握能力,下肢无力则表现为步态不稳。
骨质增生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,减少关节过度负重。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症状,需注意局部保暖。适度锻炼可增强肌肉支撑力,但应选择低冲击运动。疼痛急性期宜休息并配合物理治疗,若出现进行性神经症状需及时就医。饮食宜均衡,控制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