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惯性髌骨脱位的并发症包括关节软骨损伤、创伤性关节炎、膝关节稳定性下降、肌肉萎缩、膝关节活动受限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软骨损伤:髌骨反复脱位会导致软骨面异常摩擦,长期磨损可能引发软骨剥脱或软化。软骨修复能力有限,损伤后易进展为慢性疼痛。软骨碎片可能游离至关节腔,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。
2.创伤性关节炎:脱位时髌骨与股骨髁撞击力增大,关节面应力分布异常。关节内炎症因子释放加速软骨退化,骨质增生逐渐形成。早期表现为活动后隐痛,后期可能出现静息痛甚至关节畸形。
3.膝关节稳定性下降:髌骨脱位会牵拉或撕裂内侧支持韧带,导致髌骨轨迹控制能力减弱。关节囊松弛可能引发习惯性半脱位,步行时易突发打软腿现象。稳定性不足还会增加跌倒风险。
4.肌肉萎缩:因疼痛减少膝关节活动会导致股四头肌废用性萎缩,肌力下降进一步影响髌骨稳定性。肌肉萎缩可能伴随肌腱挛缩,形成恶性循环。肌力失衡还可能改变步态模式。
5.膝关节活动受限:长期脱位可能引发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,髌骨活动度降低。屈膝时可能伴随弹响或卡顿感,严重者伸直受限。活动范围缩小会影响日常蹲起、上下楼梯等动作。
出现髌骨脱位后需及时就医评估,避免自行复位造成二次损伤。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早期以等长收缩为主,逐步增加抗阻练习。日常活动中注意减少跳跃、急转等动作,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。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软骨状态,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