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腰肌劳损可通过热敷缓解局部肌肉痉挛、适度拉伸增强腰部柔韧性、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症状、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热敷缓解局部肌肉痉挛: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腰部,温度控制在40-50℃,每次15-20分钟。热敷能扩张血管,加速代谢废物排出,减少乳酸堆积,从而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。每日可重复2-3次,但需避免烫伤皮肤,糖尿病患者慎用。
2.适度拉伸增强腰部柔韧性:采取仰卧位,双膝屈曲贴近胸部,双手抱膝保持10秒后放松。此动作可牵拉腰背部肌肉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劳损引起的紧张感。每日练习3-5组,动作需缓慢,避免突然用力导致二次损伤。
3.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:坐立时腰部垫靠软枕,保持脊柱自然生理曲度。每30分钟起身活动1-2分钟,做腰部旋转或侧弯动作。长期不良姿势会加重肌肉负荷,正确坐姿可分散腰椎压力,预防劳损恶化。
4.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减轻疼痛症状: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、双氯芬酸钠等药物,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缓解炎症反应与疼痛。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,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,避免自行增减剂量。
5.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血液循环:通过电极片将电流传导至腰部肌肉,引起节律性收缩与舒张。此法可增加血氧供应,加速组织修复,每次治疗20分钟,每周3次。皮肤破损或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用。
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,硬板床更利于脊柱稳定。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下肢麻木时应及时就医,排除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病变。日常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腰部,肥胖者需控制体重以减少腰椎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