髌骨骨折的保守治疗包括石膏或支具固定以限制关节活动、药物镇痛与消炎处理、早期冰敷配合抬高患肢减轻肿胀、渐进性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、定期影像学复查观察愈合进展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石膏或支具固定以限制关节活动:髌骨骨折后需通过外固定装置保持膝关节稳定,避免骨折端移位。石膏通常适用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,固定时间约4-6周。支具可调节角度,便于后期逐步活动。固定期间需避免负重,防止固定松动影响愈合。
2.药物镇痛与消炎处理:疼痛管理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炎症反应,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。药物需遵医嘱控制剂量,避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观察。合并胃肠道疾病者需配合护胃药物,减少副作用。
3.早期冰敷配合抬高患肢减轻肿胀:骨折48小时内冰敷可收缩血管减少出血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2小时重复。患肢抬高需高于心脏水平,促进静脉回流。肿胀持续加重需警惕并发症,如深静脉血栓或筋膜室综合征。
4.渐进性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:固定解除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,逐步过渡到主动屈伸训练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可在固定期早期进行,防止肌肉萎缩。后期加入抗阻训练,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。
5.定期影像学复查观察愈合进展:X线检查是主要手段,初期每2-4周一次,确认骨折线对位及骨痂形成情况。若发现移位或延迟愈合,需调整治疗方案。愈合后期结合功能评估,判断是否恢复日常活动。
治疗期间需保持营养均衡,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促进骨修复。密切观察皮肤状况,防止固定器具压迫导致溃烂。出现异常疼痛、麻木或肤色改变应及时就医。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避免过度负荷影响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