髌骨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固定制动、冷敷镇痛、中药外敷、功能锻炼、物理疗法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固定制动:采用石膏托或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,限制关节活动以避免骨折移位。固定时间通常为4-6周,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。固定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,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。拆除固定装置前需确认骨折线模糊或骨痂形成。过早活动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。
2.冷敷镇痛:骨折初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间断冷敷患处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2小时重复。低温可收缩局部血管减少出血和渗出,缓解肿胀疼痛。冷敷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皮肤冻伤。后期可改用热敷促进血肿吸收。疼痛明显者可配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,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。
3.中药外敷:急性期选用活血化瘀类膏药如三七粉调敷,后期改用接骨续筋类药物。外敷时需观察皮肤是否出现过敏反应。药物通过透皮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,加速血肿消散和骨痂生长。配合内服补肝肾、强筋骨的中药可增强疗效。敷药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感染。
4.功能锻炼:固定期间进行足趾屈伸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,防止肌肉萎缩。拆除固定后逐步增加膝关节屈曲度,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锻炼。早期避免负重行走,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渐恢复负重。锻炼需循序渐进,过度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。水中行走训练可减轻关节负荷。
5.物理疗法:肿胀消退后采用超声波、电疗等促进骨折愈合。超声波可增强细胞膜通透性,加速钙盐沉积;低频脉冲电流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。治疗需由专业人员操作,避开骨骺和心脏区域。配合推拿手法松解粘连时力度需轻柔,避免暴力操作。
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和感觉变化,出现皮肤发绀、麻木需及时就医。饮食应补充富含钙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,戒烟酒以免影响愈合。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,若出现延迟愈合需调整方案。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康复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