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折的症状包括局部剧烈疼痛且活动时加重、受伤部位肿胀或淤血、患处变形或异常活动、功能障碍如无法承重或活动受限、可能出现骨擦音或骨擦感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剧烈疼痛且活动时加重:骨折后由于骨膜及周围软组织损伤,疼痛感通常明显且持续,触碰或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。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和位置有关,例如开放性骨折疼痛更为剧烈。
2.受伤部位肿胀或淤血:骨折会导致局部血管破裂,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,皮下出血可能出现淤青。肿胀通常在伤后数小时内逐渐加重,严重时可能压迫神经或血管。
3.患处变形或异常活动:完全性骨折可能导致骨骼断端移位,表现为肢体畸形或异常弯曲。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也是骨折的典型表现之一。
4.功能障碍如无法承重或活动受限:骨折后骨骼失去支撑作用,导致患肢无法正常活动或承受重量。例如下肢骨折时站立困难,上肢骨折时抓握能力下降。
5.可能出现骨擦音或骨擦感: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会产生骨擦音,触摸时可能感觉到骨擦感。这一症状多见于移位明显的骨折,但需避免刻意检查以免加重损伤。
骨折后应避免随意移动患肢,防止二次损伤。及时固定并就医检查,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。康复期间需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,促进骨骼愈合和功能恢复。饮食上适当补充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,有助于骨骼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