骶骨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局部剧烈疼痛且活动时加重、臀部或下腰部出现明显肿胀淤血、站立或坐卧时难以保持平衡、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、严重时可能伴随排便排尿功能障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剧烈疼痛且活动时加重:骶骨骨折后,受损区域会出现持续性钝痛或锐痛,尤其在翻身、行走或按压时疼痛明显加剧。疼痛可能向周围扩散,但以骨折点为中心最为强烈。由于骶骨靠近脊柱末端,任何牵扯到骨盆或腰椎的动作均会诱发疼痛。
2.臀部或下腰部出现明显肿胀淤血:骨折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和毛细血管破裂,血液渗出形成皮下瘀青。肿胀通常在伤后几小时内逐渐显现,伴随皮肤紧绷感,严重时可能影响穿衣或坐卧。淤血范围与骨折严重程度相关,部分可能蔓延至大腿上部。
3.站立或坐卧时难以保持平衡:骶骨是骨盆环的重要组成部分,骨折后影响骨盆稳定性。患者常感觉身体重心不稳,久站或变换姿势时易摔倒。部分因疼痛被迫采取侧卧或俯卧位,平躺时骶部受压会加重不适。
4.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:骨折移位或血肿可能压迫邻近的神经根,引发坐骨神经症状。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刺痛、灼热感或感觉减退,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放射,咳嗽或用力时症状加剧。
5.严重时可能伴随排便排尿功能障碍:骶骨骨折若损伤骶丛神经或马尾神经,会导致直肠或膀胱控制异常。表现为排尿无力、尿潴留、肛门坠胀或大便失禁,需紧急干预以避免永久性功能损害。
骶骨骨折后应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坐立,防止骨折移位。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,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疼痛明显时需遵医嘱使用药物,不可自行推拿或负重。若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异常,应立即就医排查神经损伤。康复期间建议使用软垫减少骶部压力,逐步恢复活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