骶骨骨折的症状常见于局部剧烈疼痛、活动受限或行走困难、臀部或下肢麻木刺痛、排便排尿功能障碍、局部肿胀或淤血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剧烈疼痛:骶骨骨折后,骨折部位会出现持续性锐痛或钝痛,尤其在坐立、翻身或按压时加重。疼痛可能向腰部或下肢放射,平躺时部分缓解,但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可能引发不适。
2.活动受限或行走困难:由于骶骨是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,骨折后会导致骨盆稳定性下降,影响站立、行走或转身等动作。部分患者需依靠辅助工具移动,严重时甚至无法负重。
3.臀部或下肢麻木刺痛:骨折可能压迫邻近的神经根,尤其是骶神经丛,引发臀部、会阴部或下肢的麻木、刺痛或灼烧感。症状可能单侧或双侧出现,与神经受压程度相关。
4.排便排尿功能障碍:骶骨骨折若损伤控制直肠或膀胱的神经,可能导致排便无力、尿潴留或失禁。部分患者表现为排便排尿时疼痛加剧,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并发症。
5.局部肿胀或淤血:骨折后软组织损伤可能导致骶部皮肤肿胀、瘀斑,触摸时有明显压痛。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,严重时可能伴随皮下血肿形成。
骶骨骨折需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,早期应卧床休息并使用软垫减轻局部压力。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镇痛药物,但需在指导下进行。若出现神经症状或二便异常,应立即就医评估。康复期需逐步进行低强度活动,防止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。饮食应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,促进骨骼愈合。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,观察骨折愈合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