骶骨骨折的症状包括局部剧烈疼痛、活动受限、下肢放射痛、排便排尿障碍、局部肿胀或淤血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剧烈疼痛:骶骨骨折后,受伤部位会出现持续性锐痛或钝痛,尤其在坐立、翻身或按压时加重。疼痛可能向周围扩散,但以骨折点为中心。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,需保持特定体位缓解。
2.活动受限:因疼痛和骨骼结构损伤,腰部及下肢活动明显受限。常见无法弯腰、久坐或行走困难,严重者需卧床休息。骨盆稳定性受损时,翻身或抬腿动作可能诱发剧烈疼痛。
3.下肢放射痛:骨折压迫邻近神经根如骶神经时,疼痛可沿臀部向大腿后侧或小腿放射,伴麻木或刺痛感。神经症状轻重与骨折移位程度相关,需警惕马尾神经受压风险。
4.排便排尿障碍:骶骨骨折若累及骶孔或马尾神经,可能导致排便无力、尿潴留或失禁。此类症状提示病情严重,需紧急干预以避免长期功能障碍。
5.局部肿胀或淤血:骨折后软组织损伤可引起皮下出血,表现为骶部皮肤肿胀、青紫或瘀斑。触摸时可能发现局部温度升高,但需与单纯挫伤鉴别。
骶骨骨折后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,早期需严格卧床以减少移位风险。疼痛管理以药物和物理治疗为主,严重者需手术固定。出现神经症状或二便异常时务必及时就医,延误可能加重后遗症。康复期需逐步进行功能锻炼,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