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和肝硬化的区别是肝脏病变阶段不同、组织损伤程度不同、症状表现不同、影像学特征不同、预后与治疗方式不同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肝脏病变阶段不同:脂肪肝属于肝脏早期病变,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,属于可逆性改变。肝硬化则是肝脏长期受损后的终末阶段,正常肝组织被纤维瘢痕替代,属于不可逆性病变。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肝硬化,但并非必然过程。
2.组织损伤程度不同:脂肪肝仅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,肝脏结构基本完整,无纤维组织增生。肝硬化则伴随广泛纤维化,肝小叶结构破坏,形成假小叶,导致肝脏质地变硬、表面结节样改变。
3.症状表现不同:脂肪肝多数无明显症状,部分可能出现乏力或右上腹不适。肝硬化常伴随明显体征,如黄疸、腹水、蜘蛛痣、肝掌,晚期可能出现呕血或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。
4.影像学特征不同:脂肪肝在超声检查中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、远场衰减,但肝脏形态正常。肝硬化影像显示肝脏体积缩小、表面凹凸不平,可能伴有脾肿大或门静脉增宽等门脉高压征象。
5.预后与治疗方式不同:脂肪肝通过调整饮食、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可完全逆转。肝硬化需长期药物控制并发症,严重者需肝移植,预后较差,五年生存率显著降低。
日常生活中需定期体检,尤其存在代谢异常或长期饮酒者应早期筛查。避免滥用药物加重肝脏负担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,严格遵医嘱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