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腱鞘炎需要休息减少患处活动、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、佩戴支具固定关节、服用消炎镇痛药物、严重时考虑封闭治疗或手术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减少患处活动:腱鞘炎发作时应避免过度使用患病部位,减少重复性动作或用力活动,防止炎症加重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频繁活动会导致肌腱与鞘膜摩擦增加,加重疼痛和肿胀。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局部压力,促进炎症消退。
2.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: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冰敷减轻肿胀,每次15-20分钟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。慢性期或僵硬不适可采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。温度疗法需根据症状选择,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皮肤损伤。
3.佩戴支具固定关节:通过护腕、护指等支具限制关节活动,减少肌腱滑动摩擦,帮助炎症恢复。支具应选择合适尺寸,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。夜间固定可防止无意识活动造成二次损伤。
4.服用消炎镇痛药物: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,需按医嘱使用,避免长期服用引起胃肠道不适。外用膏药也可辅助镇痛,但皮肤敏感者需谨慎。药物仅为辅助手段,需结合其他治疗方式。
5.严重时考虑封闭治疗或手术:若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,可局部注射激素减轻炎症,但不宜频繁使用。反复发作或肌腱粘连严重者需手术切开狭窄腱鞘,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。
治疗期间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方法,保持良好姿势,防止复发。饮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恢复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