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芥子具有辛温之性,常配伍温热药物或食材以增强其发汗散寒、温通经络的作用。临床常用生姜、葱白、桂枝等搭配,通过协同作用促进体表发热,适用于风寒表证或寒湿痹痛。
白芥子辛散温通,归肺经,能刺激皮肤黏膜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配伍生姜可增强发汗解表之力,尤其适合外感风寒初起;与葱白同用,既能宣通阳气,又可缓解鼻塞头痛。对于寒湿阻滞经络的关节疼痛,白芥子可与桂枝、附子等温阳药物同煎,借助其辛热之性驱散深部寒邪。白芥子研末外敷时,常以黄酒或醋调敷,通过皮肤渗透产生温热感,缓解肌肉僵硬或跌打损伤。
使用白芥子需注意体质与剂量。阴虚火旺或实热证者禁用,以免助热伤津。外敷时间不宜过长,避免皮肤灼伤起泡。内服过量可能引起恶心、呕吐,需严格遵循医嘱。孕妇及皮肤溃烂者慎用。配伍时避免与寒凉药物同用,以免抵消药效。储存时需防潮,保持干燥以维持辛散效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