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结石应该多喝水促进排尿、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、避免久坐适当运动、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、遵医嘱合理用药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多喝水促进排尿: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,有助于稀释尿液并加速小结石排出。充足水分能降低尿液中矿物质浓度,减少结晶沉积风险。但需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,尤其心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。夜间排尿后应及时补充水分,防止尿液过度浓缩。
2.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: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、坚果等高草酸食物;尿酸结石者应减少动物内脏、海鲜等高嘌呤饮食。均衡摄入钙质,避免盲目低钙饮食反而增加草酸吸收。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可抑制结石形成。
3.避免久坐适当运动:长期久坐会导致骨骼脱钙并增加尿钙排泄,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。跳绳、爬楼梯等纵向运动可借助重力帮助输尿管蠕动,促进微小结石排出。运动后需及时补水,防止脱水引发尿液浓缩。
4.定期复查监测结石变化:通过超声或CT检查追踪结石大小和位置变化,尤其无症状患者更需重视。结石直径超过5mm或伴有积水时需积极干预。复查频率根据结石性质调整,通常每3-6个月一次。
5.遵医嘱合理用药:根据结石成分选择针对性药物,如尿酸结石可用碱化尿液药物,感染性结石需配合抗生素。不可自行服用排石中药,避免药物相互作用或损伤肾功能。疼痛发作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镇痛药物。
出现发热、持续血尿或无尿应立即就医。治疗期间需记录每日尿量及颜色变化,保持规律作息。结石排出后应保留标本进行成分分析,以便制定长期预防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