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虚是中医术语,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,常见腰膝酸软、疲劳乏力、头晕耳鸣等症状。判断是否肾虚需结合症状、体质及生活习惯综合分析,通常需专业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诊断。
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,表现各异。肾阴虚多见潮热盗汗、口干咽燥、失眠多梦,肾阳虚则表现为畏寒肢冷、夜尿频繁、性功能减退。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饮食不节或久病体弱可能诱发肾虚。中医诊断会观察舌苔脉象,如肾阴虚者舌红少苔,脉细数;肾阳虚者舌淡胖,脉沉迟。现代医学检查如尿常规、肾功能等可辅助排除器质性疾病,但肾虚诊断仍以中医辨证为主。
判断肾虚需谨慎,避免自行对号入座。类似症状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,如甲状腺功能异常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。盲目补肾可能加重问题,如阴虚误用温补药会耗伤阴液。建议先排除器质性疾病,再寻求正规中医调理。日常需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,适当运动如八段锦、太极拳有助于固肾气。饮食可酌情选用黑豆、核桃、山药等平补食材,但严重者需个性化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