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和外耳道炎是可以治疗的。这两种疾病虽然发生在耳朵的不同部位,但通过及时规范的医疗干预,大多数患者能够痊愈。治疗方式包括药物、局部护理或手术,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确定。
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表现为耳痛、听力下降或耳内积液。急性中耳炎常用抗生素治疗,若伴随严重积液或反复发作,可能需要鼓膜穿刺或置管引流。慢性中耳炎可能需手术修复鼓膜或清除病灶。外耳道炎多因潮湿、外伤或细菌真菌感染导致,症状包括瘙痒、红肿和分泌物。治疗以局部抗生素或抗真菌滴耳液为主,严重时配合口服药物。保持耳道干燥、避免掏耳是关键辅助措施。
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,不可自行停药或滥用滴耳液。避免游泳、淋浴时进水,防止感染加重。中耳炎患者应关注听力变化,若出现高热、剧烈头痛需警惕并发症。外耳道炎患者勿用棉签过度清理,以免损伤皮肤屏障。儿童、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复发,需加强预防。耳部不适持续或加重时,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