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虚发热和阳虚发热的不同在于发热特点不同、伴随症状不同、舌象不同、脉象不同、治疗原则不同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发热特点不同:气虚发热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,体温升高不明显,劳累后加重;阳虚发热表现为畏寒肢冷与发热并见,热势不高但持续不退,夜间明显。
2.伴随症状不同:气虚发热常见气短懒言、自汗、易疲劳;阳虚发热多伴面色苍白、四肢不温、精神萎靡。
3.舌象不同:气虚发热舌质淡胖,边有齿痕,苔薄白;阳虚发热舌质淡嫩,苔白滑或水润。
4.脉象不同:气虚发热脉象细弱或虚大无力;阳虚发热脉沉细迟或微弱。
5.治疗原则不同:气虚发热需益气健脾,甘温除热;阳虚发热需温补阳气,引火归元。
气虚发热与阳虚发热虽均属虚证发热,但病机与表现差异显著。气虚发热因元气不足,气不敛阳而浮越;阳虚发热因阳气衰微,阴寒内盛,虚阳外浮。临床需结合四诊信息,明确病位与病性,避免误治。治疗上需紧扣病机,补虚为主,兼顾调和阴阳,方能收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