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腰背疼痛、身高变矮或驼背、骨折风险增加、牙齿松动或脱落、活动能力下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腰背疼痛: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,引发持续性钝痛或突发剧痛,疼痛常位于胸腰椎交界处,久站或久坐后加重,平卧可缓解。早期可能误认为肌肉劳损,但疼痛程度与活动量不成正比,需通过骨密度检测鉴别。
2.身高变矮或驼背:椎体骨量流失后发生微骨折,多个椎体变形累积导致脊柱缩短,身高较年轻时降低超过3cm需警惕。胸椎后凸畸形形成驼背,可能压迫胸腔脏器影响呼吸功能。
3.骨折风险增加:轻微外力如咳嗽、弯腰提物即可引发脆性骨折,常见部位为髋部、腕部及脊柱。骨折后愈合缓慢,二次骨折概率显著上升,髋部骨折后一年内致残率较高。
4.牙齿松动或脱落:颌骨骨质流失导致牙槽骨支撑力减弱,表现为牙齿移位、咀嚼无力,严重时全口牙齿脱落。口腔X线片可见牙周骨密度降低,与牙周病症状相似但无牙龈炎症。
5.活动能力下降:因骨骼强度不足,患者常自觉肢体无力、行动迟缓,日常活动如爬楼梯、提重物时易疲劳。长期活动减少进一步加速骨量流失,形成恶性循环。
骨质疏松症状易被忽视,建议45岁以上女性定期检测骨密度,日常饮食保证钙质与维生素D摄入,避免吸烟酗酒。疼痛持续或突发身高变化时应尽早就诊,防止骨折并发症。适度进行负重运动可延缓病情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