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预防儿童中暑需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、穿着透气吸汗衣物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、合理调节室内温度、观察身体异常信号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充足水分摄入:夏季儿童代谢旺盛,出汗量增加,容易因水分流失导致电解质紊乱。建议每日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。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,但需避免冰镇饮料刺激肠胃。可通过观察尿液颜色判断水分是否充足,淡黄色为正常状态。
2.穿着透气吸汗衣物:选择棉质、亚麻等天然材质衣物,有助于汗液蒸发散热。衣物颜色以浅色为主,减少热量吸收。头部可佩戴宽檐遮阳帽,避免阳光直射。衣物不宜过紧,需保证皮肤通风。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衣物,防止着凉或皮肤问题。
3.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紫外线最强,地面温度较高,儿童体温调节能力较弱,易引发中暑。户外活动尽量安排在清晨或傍晚,阴凉处停留时间不宜过长。外出时携带便携式小风扇或湿毛巾辅助降温。
4.合理调节室内温度: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-28℃,避免直吹。使用空调时需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如无空调可用电扇配合湿窗帘降温,但需注意防止儿童触碰电器。睡眠时腹部需覆盖薄毯,避免着凉。
5.观察身体异常信号:中暑前兆包括面色潮红、呼吸急促、头晕恶心等。发现异常需立即移至阴凉处,用温水擦拭腋下、颈部等大血管处。若出现意识模糊或高热不退,应及时就医。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西瓜、黄瓜等含水分多的食物。
儿童中暑发展迅速,家长需提高警惕。避免将儿童单独留在密闭车厢内,车内温度短时间内可升至危险水平。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冲冷水澡,以免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。藿香正气水等药物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,不可随意服用。出现抽搐等症状时切勿强行喂水,防止呛咳窒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