输尿管中段结石的处理需根据结石大小、症状严重程度及是否存在并发症综合决定。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排石、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及输尿管镜碎石术URS,少数情况需手术干预。
结石小于6毫米且无严重梗阻或感染时,可尝试药物保守治疗。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,促进结石排出,同时配合止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缓解肾绞痛。大量饮水及适度运动有助于结石移动。若结石大于6毫米或保守治疗无效,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,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击碎后自然排出。对于硬度较高或ESWL失败的结石,输尿管镜碎石术URS是更直接的选择,通过内镜将结石粉碎并取出,成功率较高。
处理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症状变化,如持续剧烈疼痛、发热或尿量减少可能提示感染或完全梗阻,需立即就医。ESWL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轻微疼痛,但若伴随高热需警惕尿源性脓毒症。URS术后可能需留置双J管,短期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移位。长期随访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结石是否排净,并分析结石成分以指导饮食调整,预防复发。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需评估麻醉风险,妊娠期患者优先选择保守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