龟板和龟甲在中医药中指的是同一种药材,均来源于龟科动物的背甲及腹甲。两者名称虽有差异,但实际为同一药用部位的不同表述,传统用法与功效完全一致。
龟甲作为一味传统中药,最早记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具有滋阴潜阳、益肾强骨、养血补心的功效。临床常用于治疗阴虚阳亢、头晕目眩、心悸失眠、筋骨痿软等症。现代龟甲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、氨基酸及微量元素,对调节免疫、抗衰老有一定作用。不同地区或典籍中对龟甲的称呼略有差异,如龟板多强调其板状形态,而龟甲更侧重其甲壳属性,但药材基源与加工方法并无区别。
使用龟甲时需注意药材的炮制方法,生龟甲多用于滋阴,醋炙后更擅入肝经。因龟甲性质滋腻,脾胃虚寒或湿盛者慎用,避免加重腹胀或腹泻。野生龟类资源受保护,临床应选择合法养殖来源的药材,确保符合环保与伦理要求。配伍上常与熟地黄、知母等滋阴药同用,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,避免自行滥用。孕妇及过敏体质者需谨慎评估用药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