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杏仁含有微量氰苷,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,直接大量食用存在中毒风险。经过适当加工处理的苦杏仁可降低毒性,但需严格控制摄入量。
苦杏仁的毒性主要源于其含有的苦杏仁苷,这类物质在人体内会经酶解反应释放氢氰酸。氢氰酸可抑制细胞呼吸,导致组织缺氧,严重时引发呼吸困难、昏迷甚至死亡。通常成人摄入50-60粒未经处理的苦杏仁可能致命,儿童耐受量更低。传统中医通过煎煮、炮制等方法降解部分毒素,使苦杏仁可作为药用,但需专业指导。现代食品加工中,苦杏仁需经过脱毒工艺,如高温烘烤或浸泡,才能用于制作杏仁茶或糕点。
食用苦杏仁前必须确保经过充分处理,避免生食或过量摄入。出现头晕、恶心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,及时使用亚硝酸钠等解毒剂可挽救生命。孕妇、婴幼儿及体质虚弱者应避免食用。购买市售杏仁制品时,需确认原料为甜杏仁或经安全处理的苦杏仁。自行加工苦杏仁存在较高风险,不建议家庭操作。科学合理控制剂量和加工方式能平衡苦杏仁的药用价值与安全性,但盲目使用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