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脑供血不足可遵医嘱服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、调节血脂药物、扩张脑血管药物、促进脑代谢药物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改善微循环的药物:这类药物通过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、降低血液黏稠度来促进脑部血流,常用药物包括银杏叶提取物、丹参制剂等。银杏叶提取物含黄酮类成分,能清除自由基、抑制血小板聚集,长期服用需监测凝血功能。丹参制剂具有活血化瘀作用,适用于气血瘀滞型患者,但脾胃虚弱者慎用。
2.抗血小板聚集药物:阿司匹林、氯吡格雷等药物能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,预防血栓形成。小剂量阿司匹林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,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。氯吡格雷多用于阿司匹林不耐受者,用药期间需观察牙龈或皮下出血情况。
3.调节血脂药物: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等可降低胆固醇水平,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。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,避免与葡萄柚同服。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联合控制基础疾病。
4.扩张脑血管药物:尼莫地平、氟桂利嗪等钙拮抗剂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,增加缺血区血流量。尼莫地平适用于急性期后维持治疗,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副作用。氟桂利嗪对前庭功能紊乱引起的眩晕更有效,但帕金森患者禁用。
5.促进脑代谢药物:吡拉西坦、奥拉西坦等通过促进脑细胞能量代谢改善认知功能。吡拉西坦需长期服用显效,肾功能不全者减量。奥拉西坦对记忆力减退效果较明显,偶见失眠或兴奋等不良反应。
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与疗程,避免自行联用多种活血类药物。定期复查肝肾功能、凝血指标及血脂水平,出现头晕加重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。饮食宜清淡,配合适度活动以增强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