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寒外热是指体内阳气不足、阴寒内盛,同时体表又表现出热象的一种病理状态。
内寒外热的典型症状包括体表发热、面红、口干咽燥,但体内却畏寒肢冷、喜暖恶寒、腹部冷痛、大便稀溏或小便清长。这种矛盾表现源于体内阳气虚弱,无法温煦脏腑,导致阴寒内盛;而虚阳浮越于外,则表现为假热之象。部分情况可能伴随精神不振、乏力、舌淡苔白或微黄、脉沉细无力等。
辨别内寒外热需注意与单纯实热或虚寒证区分。误判可能加重病情,如滥用清热药会进一步损伤阳气。调理应以温补脾肾、引火归元为主,避免过度清热或单纯散寒。饮食宜温补,忌生冷寒凉,同时注意保暖,避免外邪侵袭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