髌骨半脱位需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、急性期冷敷并制动减轻肿胀、佩戴护具稳定关节、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、必要时手术修复韧带或调整髌骨轨迹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及时就医明确损伤程度:髌骨半脱位后应尽快到骨科或运动医学科检查,通过手法触诊和影像学评估脱位方向及伴随损伤。若合并软骨损伤或韧带撕裂,需调整治疗方案。早期诊断可避免继发关节不稳或创伤性关节炎。
2.急性期冷敷并制动减轻肿胀: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,减少软组织出血。用弹性绷带临时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,避免频繁屈伸加重移位。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,缓解疼痛和瘀青。
3.佩戴护具稳定关节:选择髌骨稳定型支具或护膝,通过外侧加压垫限制髌骨外移。日常活动时持续佩戴3-6周,尤其上下楼梯或运动时需加强保护。护具需贴合膝关节弧度,避免压迫腓总神经。
4.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:重点强化股内侧肌,通过直腿抬高、静蹲等动作改善肌力失衡。后期加入平衡垫训练提高本体感觉,逐步恢复膝关节动态稳定性。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早负重引发再脱位。
5.必要时手术修复韧带或调整髌骨轨迹:反复脱位或保守治疗无效时,考虑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或胫骨结节截骨术。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,6-8周内限制跑跳动作,通过影像学确认髌骨复位效果。
出现持续疼痛或关节卡顿需复查,避免自行按摩或剧烈活动。饮食补充钙质和胶原蛋白,促进软骨修复。长期随访关注膝关节功能,防止继发退行性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