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确实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。中医理论认为,茯苓性味甘淡平,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,具有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的功效,尤其适合湿气重导致的浮肿、痰多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现代研究也表明,茯苓中的多糖和三萜类成分能促进水分代谢,调节脾肾功能,从而帮助排出体内滞留的湿邪。
茯苓祛湿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健脾利水有关。中医认为脾主运化,脾虚时水湿停滞,而茯苓能增强脾胃功能,通过利尿作用将湿气从小便排出。临床常用于配伍白术、薏苡仁等药材,如经典方剂四君子汤苓桂术甘汤。对于痰湿体质或夏季暑湿重的人群,茯苓既可煮水代茶饮,也可加入粥羹或药膳,如茯苓山药粥、茯苓荷叶汤等,长期适量服用能改善舌苔厚腻、肢体困重等湿浊症状。
使用茯苓需注意体质辨证。阴虚火旺或津液亏虚者慎用,可能加重口干、便秘等症状。孕妇及肾功能异常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茯苓虽属药食同源,但每日用量建议不超过15克,过量可能导致频繁排尿或电解质紊乱。湿气成因复杂,若伴随其他疾病,需结合运动、饮食调节及综合治疗,单味药材效果有限。购买时选择无硫熏、质地坚实的优质茯苓片,避免霉变产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