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背肌筋膜炎可通过热敷缓解局部血液循环、推拿按摩松解肌肉粘连、针灸刺激穴位促进恢复、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疼痛、适当锻炼增强肌肉耐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热敷缓解局部血液循环:热敷能扩张血管,改善患处供氧与代谢,加速炎症物质清除。每日用40℃左右热毛巾敷患处15分钟,避免烫伤。湿热效果优于干热,可配合中药包增强渗透。急性期肿胀明显时禁用,以免加重渗出。
2.推拿按摩松解肌肉粘连:手法需由轻到重,重点按压结节或条索状僵硬区域,横向弹拨筋膜粘连部位。每次20分钟,力度以耐受为度,过度暴力可能造成二次损伤。配合活络油可提升松解效果,但皮肤破损者禁用。
3.针灸刺激穴位促进恢复:选取阿是穴及夹脊穴为主,深刺至筋膜层产生得气感,留针15分钟。电针可加强刺激,频率选用疏密波交替。出血体质或孕妇慎用,避免刺伤内脏。
4.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疼痛:常用双氯芬酸钠等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缓解无菌性炎症。餐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,疗程不超过7天。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,避免与其他抗炎药联用。
5.适当锻炼增强肌肉耐力:推荐小燕飞、五点支撑等低强度动作,每次维持5秒,10次为1组。初期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,逐步增加幅度。避免突然扭转或负重训练,防止筋膜撕裂。
治疗期间需保持正确坐姿,避免久坐久站。睡眠选择硬板床,腰部垫薄枕维持生理曲度。饮食减少生冷辛辣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食材。症状持续加重或伴下肢放射痛时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