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石被小孩误食后,通常不会引起化学性中毒,但可能因物理性质导致严重健康风险。磁石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,在消化道内不易被吸收,但多颗磁石或磁石与金属物体同时吞入时,可能因磁性吸附造成肠穿孔或肠梗阻,这类机械性损伤比化学中毒更危险。
磁石的危害程度取决于吞入的数量、大小及是否存在其他金属异物。单颗小型磁石可能随粪便自然排出,但多颗磁石可能在肠道不同部位相互吸引,挤压肠壁导致组织缺血坏死。临床案例显示,磁石滞留超过24小时未排出时,手术干预率显著上升。磁性异物还可能干扰医疗设备,如核磁共振检查会产生伪影,增加诊断难度。儿童因肠道较窄、肠壁较薄,风险高于成人。
发现误食磁石后,需立即就医并禁食禁水,避免催吐加重损伤。X光检查可定位磁石位置,医生会根据影像判断是否需内镜或手术取出。日常应将磁力珠、磁性玩具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,选购玩具时注意年龄警示标志。教育儿童勿将非食物物品放入口中,监护人需提高对磁性物品危害的认知。若观察到腹痛、呕吐、便血等症状,提示可能出现肠穿孔,须急诊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