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现象,主要表现为皮肤、眼白发黄。判断黄疸需结合肉眼观察和医学检测,必要时由医生评估。
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-3天出现,最早可见于面部,逐渐蔓延至躯干和四肢。家长可在自然光线下轻压婴儿皮肤,观察按压后是否呈现黄色。若黄疸范围扩大或颜色加深,需警惕病理性黄疸。医院会通过经皮胆红素检测或血液检查确认胆红素数值,结合婴儿日龄、体重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需要干预。早产儿或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婴儿风险较高,需更密切监测。
注意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。生理性黄疸通常1-2周消退,喂养充足可加速胆红素代谢。若黄疸持续超过两周、伴随嗜睡、拒奶、发热或大便发白,需立即就医。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过度曝晒,不当处理可能加重肝脏负担。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,需医生排除其他病因后再决定是否暂停母乳。居家护理期间定期记录黄疸变化,复查胆红素水平,确保安全范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