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月板损伤可通过关节间隙压痛、活动时关节弹响、膝关节交锁现象、股四头肌萎缩、磁共振成像检查来判定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间隙压痛:半月板损伤后,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会出现明显压痛,尤其在屈伸活动时加重。按压损伤侧关节线可诱发疼痛,与健侧对比差异显著。压痛点多位于半月板体部或边缘,结合被动旋转膝关节可进一步明确损伤位置。
2.活动时关节弹响:膝关节屈伸或旋转过程中出现清脆弹响,多因损伤的半月板碎片卡压关节面导致。弹响常伴随疼痛,重复特定动作可复现。需与生理性弹响区分,后者无痛且频率低。
3.膝关节交锁现象:半月板撕裂后,游离碎片卡入关节间隙,导致膝关节突然无法伸直或屈曲。轻度交锁可通过晃动解锁,严重者需手法复位。交锁反复发作提示半月板损伤程度较重。
4.股四头肌萎缩:长期疼痛或活动受限会引起股四头肌失用性萎缩,表现为大腿周径较健侧缩小。肌力测试可见伸膝无力,尤以股内侧肌为著。萎缩程度与损伤持续时间相关。
5.磁共振成像检查:可清晰显示半月板形态、撕裂位置及关节积液情况。一度至三度信号改变分别对应退变、部分撕裂和完全撕裂。冠状位与矢状位联合观察能提高诊断准确性。
半月板损伤后需避免剧烈运动,尤其是扭转动作。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,疼痛明显时需制动并就医。康复训练应在指导下进行,以恢复关节稳定性和肌力为主。饮食宜清淡,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。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,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