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月板损伤可通过关节间隙压痛、关节交锁、膝关节肿胀、活动受限、麦氏征阳性等表现判断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关节间隙压痛:按压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时出现明显疼痛,可能提示半月板撕裂。疼痛位置与损伤部位相关,内侧半月板损伤多见于内侧间隙,外侧损伤则在外侧间隙。压痛常在屈膝或旋转动作时加重。
2.关节交锁:膝关节在活动时突然卡住无法伸直或屈曲,伴随疼痛和弹响。交锁多因撕裂的半月板碎片卡在关节间隙导致,需手法解锁或手术干预。反复交锁可能加重关节磨损。
3.膝关节肿胀:损伤后关节内滑膜充血或积液,导致肿胀。肿胀通常在伤后数小时出现,可能伴随局部皮温升高。急性期肿胀较明显,慢性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积液。
4.活动受限:膝关节屈伸或旋转时疼痛加剧,导致活动范围减小。上下楼梯、蹲起等动作困难,可能伴随无力感。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引发肌肉萎缩。
5.麦氏征阳性:检查时屈曲膝关节并旋转小腿,出现疼痛或弹响为阳性。该体征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特异性较高,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。
半月板损伤需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急性期减少负重活动,冷敷缓解肿胀。慢性损伤需加强股四头肌锻炼,稳定膝关节。诊断明确后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方案。康复期间遵医嘱逐步恢复运动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