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汗盗汗的病因主要与阴阳失调、腠理不固有关,涉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、内分泌异常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多种病理基础。
自汗多因阳气虚弱,卫外不固,津液外泄所致,常见于气虚或阳虚体质者。白天轻微活动即大汗淋漓,多伴随神疲乏力、畏寒肢冷等症状。盗汗则多属阴虚内热,入睡后阳气入里,蒸腾阴液外泄,醒后汗止,常伴有潮热、颧红、口干咽燥等表现。现代医学认为,自主神经功能紊乱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结核病、更年期综合征等均可导致异常出汗。某些药物副作用,如抗抑郁药、退热药等也可能诱发多汗症状。
辨别自汗盗汗需结合伴随症状。自汗者需避免过度劳累,注意保暖,可适当温补脾肺之气;盗汗者需减少辛辣燥热食物,以滋阴降火为主。长期异常出汗需排查糖尿病、甲亢、感染等潜在疾病。夜间汗出过多需警惕淋巴瘤等恶性疾病可能。记录出汗时间、诱因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诊断。中医调理可选用玉屏风散、当归六黄汤等经典方剂,但需辨证施治。避免自行滥用止汗药物,以免掩盖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