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火和虚火是中医对两种不同性质内火的区分,核心差异在于病因、症状及调理方法不同。实火多因外邪入侵或体内湿热郁结,表现为亢盛、急性的热象;虚火则由阴液不足导致,呈现为虚性、慢性的热证。
实火通常由饮食辛辣、情绪过激或外感热邪引发,症状包括面红目赤、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、小便短赤等,舌苔黄厚,脉象洪数。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,常用黄连、黄芩等苦寒药物。虚火则因久病体虚、熬夜或阴精耗损,症状多见潮热盗汗、咽干口燥、五心烦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调理需滋阴降火,如用生地、麦冬等甘寒养阴之品。
辨别实火与虚火需结合整体表现,避免误治。实火忌用温补,虚火不可单纯清热,否则可能加重症状。饮食上,实火者宜清淡,虚火者需兼顾滋阴与清润。长期症状反复或复杂者,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,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