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火与虚火是中医对两种不同性质火证的区分,核心差异在于病因与表现特征不同。实火由外邪入侵或体内阳热过盛导致,属于实证;虚火则因阴液不足、阳气相对偏亢引起,属于虚证。两者虽均有热象,但根源与调理方法截然不同。
实火多因饮食辛辣、情绪过激或外感热邪引发,表现为高热、面红目赤、口渴喜冷饮、便秘尿黄、舌红苔黄等,症状剧烈且来势迅猛。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,常用黄连、黄芩等苦寒药物。虚火则因久病体虚、熬夜劳累或阴精耗损导致,常见低热、潮热盗汗、咽干口燥、舌红少苔等,症状较轻但缠绵难愈。调理需滋阴降火,常用生地、麦冬等甘寒养阴之品。
辨别实火与虚火需结合整体症状与体质。误判可能加重病情,如虚火误用苦寒药会损伤正气,实火过度滋阴则助长热邪。日常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,虚火者应减少熬夜,实火者需疏解情绪。中医强调辨证论治,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,不可自行滥用清热或补益类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