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度脂肪肝的治疗通常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,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。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直接消除肝脏脂肪沉积,但部分药物可改善代谢异常或减轻炎症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常见药物包括降脂药、胰岛素增敏剂、保肝抗炎药等,具体选择需结合病因及个体情况。
中度脂肪肝的药物治疗需针对潜在病因。若合并高血脂,可谨慎使用阿托伐他汀等降脂药,但需监测肝功能;若存在胰岛素抵抗,二甲双胍可能有助于改善糖代谢;若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,水飞蓟宾、双环醇等保肝药可辅助减轻炎症。需注意,药物无法替代生活方式调整,控制体重、戒酒、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仍是核心治疗措施。部分中药如丹参、山楂可能辅助降脂,但疗效缺乏高质量证据,不可盲目依赖。
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购药或滥用保健品。降脂药可能引起肝酶异常,需定期复查肝功能;糖尿病患者服用胰岛素增敏剂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。妊娠期、哺乳期及肝功能明显异常者用药需特别谨慎。治疗期间应每3-6个月复查超声及肝功能,评估病情进展。若出现乏力、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。需明确,中度脂肪肝具有可逆性,早期干预可阻止发展为肝硬化,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