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分寒咳与热咳主要依据病因、症状特点及舌苔脉象等综合判断。寒咳多因外感风寒引起,表现为咳嗽痰白稀薄、鼻塞流清涕、畏寒无汗;热咳则由风热犯肺或肺内郁热导致,常见咳嗽痰黄黏稠、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红。两者在治疗原则和用药选择上截然不同,准确辨明类型对疗效至关重要。
寒咳患者通常遇冷加重,痰液清稀易咳,可能伴有头痛、肢体酸痛等风寒表证,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热咳则以痰黄稠、咳声嘶哑为特征,部分伴随发热、口渴喜饮、小便短赤等里热症状,舌质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儿童热咳可能出现痰中带血丝,成人长期吸烟者若见痰黏难咯,需警惕肺燥化热。观察痰液性状是简易鉴别方法:清水样痰多属寒,浓黄绿痰常属热,但需结合全身症状综合判断。
注意事项包括避免仅凭单一症状断诊。风寒初期未及时解表可能化热,转为外寒内热证,表现为恶寒与黄痰并存。长期咳嗽或痰中带血需排除肺结核、肺癌等器质性疾病。饮食上寒咳忌生冷,宜生姜红糖水;热咳忌辛辣,可适量食用梨、枇杷。抗生素不可滥用,风寒误用清热药可能加重病情。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师,儿童咳嗽伴高热或喘憋需及时就医。夜间平卧加重的咳嗽可能与鼻后滴漏或胃食管反流相关,不单纯属于寒热范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