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咳与热咳的区分主要在于病因、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向的不同。寒咳多因外感风寒引起,表现为咳嗽痰白、喉咙发痒、畏寒无汗;热咳则因风热或肺热导致,常见痰黄黏稠、咽喉肿痛、口干舌燥。两者本质差异在于寒热属性,需通过症状综合判断。
寒咳患者常遇冷加重,痰液清稀易咳,可能伴随鼻塞流清涕、头痛身痛等风寒表证。舌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,如麻黄、杏仁等温性药物,或生姜红糖水辅助驱寒。热咳则多见痰黄黏稠、咳声粗重,伴有发热、咽痛、小便黄赤等热象,舌红苔黄,脉数。需清热化痰,常用桑菊饮、川贝枇杷露等凉润之品,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加重内火。
区分时需注意症状并非绝对孤立,可能因体质或病程变化相互转化。例如寒咳久未愈可能化热,痰由白转黄;热咳过度清热可能损伤阳气,转为虚寒。观察需动态全面,结合舌脉、痰色、全身症状综合分析。误判可能延误治疗,如寒咳误用寒凉药会加重咳嗽,热咳误用温补则助长火势。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,避免自行套用偏方。日常需避风寒或风热邪气,饮食清淡,保持空气流通,以辅助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