髌骨骨折后康复锻炼需循序渐进、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、逐步加强肌肉力量练习、结合物理治疗促进恢复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循序渐进:康复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,如膝关节轻柔屈伸,避免突然用力。随着愈合进展,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范围,如坐位抬腿、床边悬垂练习,防止关节僵硬。2周后可尝试拄拐部分负重,6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过渡到完全负重。
2.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:骨折稳定后即可开始轻柔的膝关节屈伸,防止粘连。仰卧位滑墙练习、坐位悬垂摆动有助于改善活动度。使用持续被动活动仪可辅助恢复,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调整角度和速度,避免疼痛加剧。
3.逐步加强肌肉力量练习:初期以等长收缩为主,如绷紧大腿肌肉保持5秒再放松。中期加入直腿抬高、抗阻屈膝等动作,使用弹力带增加阻力。后期通过靠墙静蹲、上下台阶等强化股四头肌和腘绳肌,但需控制强度避免二次损伤。
4.结合物理治疗促进恢复:超声波可缓解局部水肿,促进骨痂形成;低频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;热敷改善血液循环,冷敷减轻急性期肿胀。需根据恢复阶段选择不同疗法,每日1次,每次15分钟为宜。
5.注意避免过度负重:早期行走需使用支具或拐杖分散压力,6周内禁止深蹲、跳跃等动作。恢复期行走时保持躯干稳定,避免单腿突然发力。若出现关节红肿或持续疼痛,应立即减少活动量并复查。
康复过程中需定期复查影像,观察骨折对位情况。饮食应补充钙质与蛋白质,但避免体重过快增加。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,日常活动需穿防滑鞋防止跌倒。出现异常弹响或关节卡顿需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