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腕关节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减少活动、冷敷或热敷缓解症状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消肿、佩戴护具提供支撑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休息制动减少活动: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手腕活动,避免加重损伤。制动可减少关节摩擦和炎症反应,促进组织修复。使用绷带或夹板固定时需保持适度松紧,避免影响血液循环。慢性疼痛患者应调整日常动作模式,减少重复性手腕动作。
2.冷敷或热敷缓解症状:急性损伤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,每次15分钟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。慢性疼痛或劳损适用热敷,温度不超过40℃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。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,两种方法均需间隔1小时重复。
3.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消肿:短期使用布洛芬等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缓解疼痛和炎症。需遵医嘱控制剂量,避免空腹服用。胃肠道敏感者应配合护胃药物,连续用药不超过1周无效需就医。
4.佩戴护具提供支撑:选择弹性绷带或硬质支具限制关节异常活动,减轻韧带压力。夜间佩戴可防止睡眠中无意识弯曲手腕。护具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,长期使用需结合肌肉锻炼防止萎缩。
5.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:急性期后逐步开展腕关节屈伸、旋转训练,动作需缓慢轻柔。可借助握力球或橡皮筋增强前臂肌群力量,每日3组每组10次。训练中出现疼痛立即停止,必要时由专业医师指导。
出现持续疼痛或伴随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,排除骨折或感染。避免自行按摩或过度依赖止痛药。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,保持合理体重减轻关节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