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积食问题可以通过观察食欲、排便、睡眠和情绪变化来判断。积食常见表现为突然食欲下降、拒绝进食,或进食后出现腹胀、打嗝、口臭。排便异常如便秘或腹泻,粪便酸臭或夹杂未消化食物残渣也是典型信号。夜间睡眠不安、频繁翻身、哭闹,或白天烦躁易怒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。部分宝宝舌苔厚腻、面色发黄,手心脚心发热,也提示存在积食可能。
积食多因喂养不当引起,如过度进食、食物种类突然改变,或摄入过多高蛋白、高脂肪难消化食物。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,脾胃功能较弱,过量饮食易导致食物滞留胃肠。长期积食可能影响营养吸收,甚至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或低热。中医认为积食会生内热,进而降低抵抗力。家长需注意区分积食与普通厌食,后者通常无伴随症状且持续时间较短。
预防积食需规律喂养,避免强迫进食或追喂。辅食添加应循序渐进,选择易消化食材。餐后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,或进行温和活动帮助消化。发现积食症状可减少单次进食量,暂时以米汤、粥类为主食。若伴随持续发热、呕吐或精神萎靡,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。避免自行使用促消化药物,尤其不可给婴幼儿服用成人药品。日常注意观察宝宝的大便性状和进食状态,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