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了腱鞘炎后应充分休息减少患处活动、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、佩戴护具固定关节、遵医嘱进行药物或物理治疗、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充分休息减少患处活动:腱鞘炎急性期需立即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,避免重复性劳损。过度活动会加重肌腱与鞘膜的摩擦,导致炎症加剧。休息期间可改用其他肢体代偿完成日常活动,确保患处得到充分修复时间。
2.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症状:急性期肿胀明显时可用冰袋冷敷,每次15分钟以减轻充血和疼痛。慢性期或无明显红肿时改用热敷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炎症消散。注意温度适宜,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。
3.佩戴护具固定关节:使用弹性绷带或专用护腕、护指等支具限制关节活动,减少肌腱滑动对鞘膜的刺激。护具需松紧适度,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,过松则无法起到固定作用。夜间可配合夹板保持关节中立位。
4.遵医嘱进行药物或物理治疗: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和炎症,局部涂抹药膏也有一定效果。物理治疗如超声波、冲击波等能促进组织修复,但需专业医师评估后选择合适方案,避免自行操作加重损伤。
5.必要时考虑手术干预:若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或出现肌腱卡压、活动严重受限,需手术切开狭窄的腱鞘,松解粘连组织。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,避免疤痕增生导致复发。
日常需保持正确姿势,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。控制手部用力强度,工作间隙做伸展运动放松肌腱。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慢性损伤或永久性活动受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