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汗可选用滋阴清热、固表止汗的中药调理,如糯稻根、浮小麦、五味子、生地黄等,具体需结合体质辨证用药。
盗汗多由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导致,常见于夜间睡眠时出汗,醒后汗止。中药调理以滋阴降火、益气固表为主。阴虚火旺者可用当归六黄汤,含当归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黄芩等,清热滋阴;气阴两虚者可选生脉散,含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,补气养阴。单味药中,糯稻根、浮小麦收敛止汗,牡蛎、龙骨重镇安神兼固表,适合虚汗不止者。若兼心烦失眠,可加酸枣仁、柏子仁养心安神。
使用中药调理盗汗需注意辨证施治,避免盲目用药。阴虚者忌辛辣燥热食物,如辣椒、羊肉,以防加重内热;气虚者避免过度劳累。部分止汗药如麻黄根、浮小麦性偏收敛,表邪未解如感冒发热时不宜单独使用,以免闭门留寇。长期盗汗需排查结核、甲亢等疾病,中药仅作为辅助手段。服药期间若出现口干、便秘等不适,应及时调整方剂或咨询医师。孕妇及儿童用药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,确保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