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腱损伤程度可通过疼痛程度与范围、关节活动受限情况、局部肿胀与瘀斑、肌腱断裂的触诊表现、影像学检查结果来判断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程度与范围:轻度损伤表现为局部轻微疼痛,仅在活动时加重;中度损伤疼痛范围扩大且持续存在;重度损伤伴随剧烈疼痛甚至静息痛,可能放射至周围组织。疼痛程度与肌腱纤维撕裂范围呈正相关,需结合压痛点的分布综合评估。
2.关节活动受限情况:损伤后关节主动活动幅度减小,被动活动可能正常或轻微受限。完全断裂时主动活动完全丧失,被动活动异常松弛。通过对比健侧关节活动度,可初步判断肌腱功能丧失比例。
3.局部肿胀与瘀斑:损伤后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肿胀和皮下出血,轻度损伤肿胀局限且消退快;重度损伤肿胀范围广,瘀斑明显且持续时间长。肿胀程度反映软组织损伤范围,但需排除其他合并损伤。
4.肌腱断裂的触诊表现:触诊可发现肌腱连续性中断或局部凹陷,完全断裂时肌腱回缩形成结节。部分断裂可能触及局部变细或张力降低,需结合动态触诊确认肌腱滑动功能是否异常。
5.影像学检查结果:超声可清晰显示肌腱连续性、厚度及周围积液;核磁共振能分辨部分或完全断裂,以及合并的周围组织损伤。影像学结果与临床检查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。
损伤后需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活动,防止二次损伤。康复训练应在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,不可盲目拉伸或用力。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,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。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,促进组织修复。出现异常疼痛或功能退化需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