肩周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有肩部持续疼痛且夜间加重、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和上举困难、局部肌肉萎缩伴随力量减弱、肩周压痛明显且位置固定、寒冷或劳累后症状加剧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肩部持续疼痛且夜间加重:疼痛多始于肩部前侧或外侧,呈钝痛或刀割样,初期为间歇性,逐渐发展为持续性。夜间疼痛尤为明显,常因翻身或压迫患侧而惊醒,影响睡眠。疼痛可能向颈部或上臂放射,但不超过肘关节。随着病情发展,疼痛范围可能扩大至整个肩部。
2.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和上举困难:早期表现为梳头、穿衣等动作不便,后期关节囊粘连加重,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。典型表现为外展时需耸肩代偿,上举角度小于90度。严重时无法完成背后系扣、摸对侧肩胛骨等动作,关节僵硬呈冻结状态。
3.局部肌肉萎缩伴随力量减弱:长期活动减少导致三角肌、冈上肌等萎缩,表现为肩部轮廓变平、肌肉体积缩小。肌力测试显示抗阻力外展或前屈力量下降,但无神经损伤表现。肌肉萎缩与疼痛和活动受限形成恶性循环,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。
4.肩周压痛明显且位置固定:压痛点多位于喙突、肩峰下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,按压时疼痛剧烈且定位清晰。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或肿胀,关节腔内可能有少量积液。压痛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,急性期触痛更为敏感。
5.寒冷或劳累后症状加剧:受凉后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,乳酸堆积引发疼痛加重。过度活动如提重物、长时间抬手等会加剧炎症反应,休息后稍缓解。部分患者天气变化前出现预感症状,湿度增加时不适感更显著。
日常需避免肩部受凉,睡眠时选择患侧不受压的体位。急性期减少负重活动,但需在无痛范围内适度牵拉防止粘连。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上肢麻木需及时就医,排除颈椎病或肩袖损伤。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,不可强行突破关节活动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