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肝可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回声增强、血液检测肝功能指标异常、肝脏弹性测定评估纤维化程度、CT扫描显示肝脏密度降低、肝活检确诊组织病理变化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超声检查: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常用方法,通过高频声波成像观察肝脏形态和回声特征。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回声通常增强且分布不均匀,同时可能伴随肝脏体积增大。超声检查无创、操作简便,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,但对轻度脂肪肝的敏感性较低。
2.血液检测:血液检测通过分析肝功能相关指标间接判断脂肪肝的存在。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、γ-谷氨酰转肽酶等,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损伤。血脂、血糖等代谢指标也有助于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伴随疾病。
3.肝脏弹性测定:肝脏弹性测定是一种无创技术,通过测量肝脏硬度评估纤维化程度。脂肪肝患者若合并纤维化,肝脏硬度值会升高。该检查对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,但结果可能受肥胖、炎症等因素影响。
4.CT扫描:CT扫描通过X射线成像显示肝脏密度变化。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密度通常低于脾脏,表现为低密度影。CT检查能较准确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,但存在辐射暴露风险,不适合频繁使用。
5.肝活检:肝活检是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,通过穿刺获取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。该方法能明确脂肪变性程度、炎症活动及纤维化分期,但属于有创操作,可能存在出血、感染等风险,通常用于疑难病例或科研需求。
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上,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。孕妇应谨慎选择辐射类检查。肝活检后需密切观察有无腹痛、出血等异常情况。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,避免过度诊断或漏诊。